为深入践行共青团湘潭市委“我爱湘潭我的家”青年志愿服务校地合作号召,6月6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市政与路桥工程系党总支部牵头组织“校地联动践初心,青春筑梦新湘潭”系列实践活动,通过政校协同、产教融合、知行合一,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模式,为服务地方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政校协同破题,专题研讨共绘交通发展蓝图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市政与路桥工程系党总支部师生党员组建的路石先锋志愿服务团赴湘潭县交通运输局开展深度合作洽谈。双方聚焦“智慧交通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围绕行业发展形势、人才培养方向及校地合作项目展开深入探讨,为后续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筑基,工地课堂锻造新时代工匠
在莲花大道三期施工现场,该校师生党员将“移动课堂”搬进工地,开启沉浸式实践教学。他们运用无人机对施工现场进行航拍,获取实时的施工进度影像,与施工计划进行对比,直观地了解工程进度是否符合预期,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工地技术负责人袁工现场指导同学们利用仪器水准仪完成新建道路横坡坡度的复核测量工作,学生们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升了专业技能,增强了服务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使命感。

更值得关注的是,“路石先锋”志愿服务团创新“1+2+1”实践模式:1名教师党员带领2名学生,与1个施工班组结对子,共同解决施工现场难题,打造“学-思-践-悟”一体的工地课堂。学生预备党员胡涛感慨:“当课本上硬邦邦的水准仪测量数据变成了新建道路横坡的坡度参数时,才真正读懂了‘工匠精神’。”

红馆融合铸魂,行走党课赓续革命薪火
在罗亦农烈士纪念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教育直抵人心。师生党员们通过“场景重现+角色扮演”深度体验革命历程,于烈士手稿展柜前上了一堂“行走的微党课”。学生党员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将“青春誓言”镌刻在红色湖湘热土。返校后,学生党支部立即启动“红色路桥”微调研,为地方红色路桥提供数据支撑。系党总支书记蔡婵表示:“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技能型工匠,更是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路桥人。”

从“路石先锋”志愿服务团队的智慧碰撞到施工一线的技术创新,从纪念馆的红色洗礼到服务地方的使命担当,市政与路桥工程系正以“校地联动”为纽带,构建起“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矩阵。这种多维融合的实践模式,既为地方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下“以专业报国、用实干兴邦”的种子,奏响校地协同发展的青春强音。

(撰稿人:丁晓琼 一审:郭健 二审:谭新宇 三审:蔡婵)